
山东省,位于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属环渤海经济圈,山东省下辖16个地级市,管辖面积约15.8亿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末常住人口约为1.02亿,16个地级市分属省会经济圈(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鲁南经济圈(临沂、枣庄、济宁、菏泽)、胶东经济圈(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
山东省经济总量属我国第一梯队,省内呈现两超格局,区域经济分化,胶东经济圈整体实力较强
2021年末,山东省GDP为83095.9亿元,排全国第三,仅次于广东、江苏。从省内来看,青岛经济规模居省内第一,2021年GDP达14136亿元,省会济南市达11432亿元,两市GDP大幅高于其他地区。烟台、潍坊超7000亿元,临沂、济宁、淄博4000-6000亿之间,菏泽、德州、威海、东营3000-4000亿,泰安、滨州、聊城、日照、枣庄较弱未突破3000亿。
山东省财政实力较强,政府对土地收入依赖较高,但房地产下行背景下,土地出让收入下行
2021年山东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84.46亿元,位列全国第五名,财政实力较为雄厚,政府性基金收入占综合财力比重较高(占比37.26%)。省内各市财政收入分化为四个梯队(青岛、济南预算收入1000亿,潍坊、烟台、济宁、临沂400-700亿,淄博、滨州菏泽、威海、东营、德州、泰安、聊城200-400亿,日照、枣庄不足200亿)。各市财政较为依赖土地收入(枣庄、德州、潍坊、威海、日照、青岛基金收入占比超40%)。1-9月山东实现土地出让收入2360亿元,同比下降31%,大部分地市土地收入下行(烟台、泰安、青岛、聊城30%以内,临沂、威海、潍坊、日照30%-40%,济宁、德州、济南、滨州40%以上)。
广义债务规模较高、增速较快,综合债务率处于可控范围,但面临较大集中偿付压力,集中于部分地市。
2021年末,山东省广义债务规模58968.35亿元,广义债务规模位列全国第四位,广义债务率为386.39%,处全国中下游,债务总体可控。省内债务集中在青岛、济南、潍坊三市,三市广义债务率分别为725%、550%、427%。泰安、威海、济宁、淄博广义债务率超过300%,其余地市债务率较低。2023、2024年面临集中偿付压力,到期债券主要集中于青岛、济南、潍坊、济宁四市,其中青岛到期债券规模突出。
山东省城投债净融资规模同比下滑,发行票面利率有所压降
受审批端趋严影响,截至2022年12月21日,山东省城投债年总发行3714.56亿,较去年同期下降15.6%,净融资1712.34亿较去年大幅下滑823.68亿,青岛、济南两市净融资占比55%。由于利率中枢下滑,城投债发行利率持续降低,年底受资金面收敛及风险偏好修复影响,发行利率环比上升。特别需要提及的是,潍坊市融资环境走弱,同期净融资72.18亿,较去年减少38.98亿,同比下降35%,平均发行利率由5.65%升至5.69%成唯一上升地市。
聊城、济宁、潍坊债务风险有所暴露,部分区县城投估值偏高
山东整体债券估值呈明显分层。青岛、济南、烟台存量债券估值处于5%以下,青岛、济南存量债券规模较大,但经济实力及财政实力强大有保障,烟台经济中游但区域债务压力较低。泰安、滨州、德州、临沂、日照、淄博、东营、枣庄、菏泽、威海10市城投债估值集中在5.75%-7%之间。聊城、济宁、潍坊三市存量城投债估值偏高,分别为8.13%、8.57%、8.93%,较高估值反映出市场对上述区域债务压力的担忧情绪。截至12月21日,三地利差分别为645.29BP、685.49BP、646.89BP,均超过600BP处绝对高位。从区县角度来看,潍坊市下辖寒亭区、高密市,临沂市下辖河东区,聊城市下辖东昌府区,济宁市下辖邹城市、任城区、兖州区,泰安市下辖宁阳县、新泰市,威海市下辖乳山市城投债券估值均处于绝对高位,反映市场对上述区域债务压力的担忧,需要特别注意规避。另一个需要额外关注的是受青岛融海非标及商票逾期的负面影响,李沧区城投债中债估值(6.06)持续上行且大幅高于青岛市内其他区域。
11月1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财预〔2022〕137号),其中提出“指导山东逐步降低高风险地区债务风险水平”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经统计,137号文后山东省债务高风险地区负面舆情仍然时有发生,涉及负面舆情类型包括非标违约、违规挪用资金、贷款逾期、票据逾期等,涉及多个主要城投。
作者简介:某信托公司高级财富顾问,金融从业8年,服务高净值客户110人,累计兑付信托资产规模50亿以上。曾先后就职于第三方财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经验丰富,信托投资咨询可加关注并私信作者。
